日前,“幸福花开新边疆”大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市,深入调研采访当地决战脱贫攻坚、建设美丽家园的新实践、新路径、新探索、新成效。
“花乡小镇”义勒力特,花香引得幸福来图为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花乡小镇的标识,极具艺术气息。(皇甫万里摄影)
图为义勒力特花香小镇村民*白音础鲁。(段星宇摄影)
烈日之下,68岁的*白音础鲁在自家的水果摊前正忙着晃动蒲扇驱赶蝇虫,还时不时的看两眼在观光自行车上酣睡的小孙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白音础鲁,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足。见到记者,他说的最多的是,“感谢*府”。
*白音础鲁年轻的时候是村里出了名的木匠,也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前些年,他被铡草机轧断了左手三根手指,“精细的木匠活不能做了。一家人只能靠种地为生,收入也不稳定。多亏了*府,四年前建了花乡特色小镇。如今,我在景区出租观光自行车挣钱,有了收入,生活也滋润了起来,日子比以前过得松快,抽空还能照看小孙子。”
*白音础鲁口中的“花乡小镇”为义勒力特带来了活力,增加了村民们的收入,改变了村民们的面貌。
前些年,整个嘎查有户人,其中90户人是贫困户。大多数村民只能以种地为生,可是义勒力特嘎查耕地资源匮乏,人均只有3亩多地,加上水田只有不到5亩,所以当地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仅能够达到温饱。
近年来,义勒力特镇通过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成为了宜居宜商宜游的城市“后花园”。特别是年,花乡小镇开始接待游客之后,越来越多的游客闻“香”而来。
小镇里的开心农场、孔雀园、水景公园、开心牧场等景点,成为了当地村民的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村民成为了导游,把他们自家的农畜产品推广成了景区的畅销商品,曾经无名的小村变为了如今远近闻名的民族特色村寨。
年,整个嘎查人均年收入仅有元,到了年,村民人均收入突破了元,比4年前翻了一番。收入的逐年提高让村民们的干劲儿更足了。
之前仅能靠农耕为生的村民,如今经营起了各式各样的商铺:天然农产品小摊、旅游观光自行车、奶茶小屋以及手工艺品专卖店……这些属于花乡小镇的特色旅游产业不仅给游客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也让当地村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白音础鲁之所以选择在景区摆摊,是因为住在他家不远处的乡村旅游致富典型辛田喜。“他家最早开始做景区观光自行车。一开始,他还不愿意干。书记鼓励他,说赚了算他的,赔了算书记的。结果一年挣了十几万!如今,他摊子上的观光自行车都换成了电瓶车,生意红火的不得了。”
看着辛田喜的成功,*白音础鲁一家人也吃起了“旅游饭”,在景区卖起了自己地里的绿色农产品、出租旅游观光自行车。他的儿子贷款买了挖掘机参与景区建设补贴家用。近年来他家的年收入也实现了翻番,现在一年能挣7万块钱。今年,家里不光还清了儿子买挖掘机的贷款,还把房子翻修了一遍。说到住上新房子的时候,老人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出了幸福的弧度。一家4口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采访中,村民们都纷纷表示,这几年嘎查的变化特别大。以前,邻里邻居都是靠打牌和闲聊来打发时间。现在,每家每户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整天忙活接待游客,恨不得一天能多出几个小时来。村民们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成了花乡小镇的又一道美丽风景。
“要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乡村牧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把广大农牧民的生活家园全面建设好”。幸福的花儿已在义勒力特花乡小镇落地生根,花香已引得幸福来。
放下猎枪走出山林,敖鲁古雅鄂温克族奔小康“猎乡生活,日作夜话,晨牧夕归,时闻松涛阵阵,鹿鸣声声。密林深处猎熊,撮罗子里采风,篝火边上美餐,望火楼前奇逢……”在《敖鲁古雅风情》一书中,敖鲁古雅迷人的森林风光、奇特的民族风情令人心驰神往。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大兴安岭林海深处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以下简称“敖乡”),生活着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少数民族——鄂温克族。他们饲养着我国仅有的余头驯鹿,因此被称为“使鹿部落”。
20世纪50年代以前,鄂温克猎民仍保持着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吃兽肉、穿兽皮,住着用木杆和桦树皮搭建的“撮罗子”,冬不防寒,夏不避雨,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年,第一个鄂温克族乡在额尔古纳市奇乾乡成立,猎民开始与现代接轨。
年,为保护地区生态环境,鄂温克猎民放下猎枪全面禁猎,实施生态移民,迁入根河市西郊。等待他们的是每家独栋的现代化双层木屋。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里现代风格的“撮罗子”
为了帮助放下猎枪的鄂温克族人增收致富,敖乡*委、*府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以民俗文化多样性、驯鹿产业唯一性的常态化全域旅游特色小镇。
敖乡乡长张万*
“现在我们就慢慢转型到旅游产业上来,而且猎民从事相关旅游产业的活动,对他们的增收致富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敖乡乡长张万*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年全乡收入万余元,只景区就卖出多张门票。
索云在敖乡经营着一家超市,虽然面积不大,但货品在货架上摆放得整整齐齐,主食、冷饮、酒水、零食、生活用品、旅游纪念品等一应俱全。
索云是传统的鄂温克族人,在经营超市之前,她靠为别人卖衣服打工挣钱。
“她特别勤劳能干,有头脑,搬到这来以后,她家还开了个小店卖手工艺品,典型的靠自己的双手致富。”根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于兰说。
“在外面辛苦,尤其是想孩子,那种感觉可难受了。”谈起在外打拼的11年,张国凤眼里泛起泪光。
年出生的张国凤在敖乡经营着一家民宿,她的丈夫是鄂温克族人。年搬迁到敖乡之后,他们分到了这栋房子。年,张国凤和丈夫便到青岛打工,年回乡之后便开起了民宿,一年收入2万多元。
走进她家,满墙的桦树皮画精美传神,再现鄂温克族人与驯鹿的生活场景,让人难以相信这些都是出自从未学过画画的张国凤之手。这些桦树皮画不仅能售卖,还将整间民宿装饰得“熠熠生辉”,张国凤也自豪地说:“我家应该是敖乡最漂亮的了!”
走出山林、奔向小康的鄂温克族人也并没有忘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张万*介绍,截至年1月,敖乡驯鹿文化、桦树皮手工制作技艺、鄂温克族萨满舞3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位;敖鲁古雅鄂温克服饰、熟皮子技艺、鄂温克叙事民歌等16项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0位。
48岁的德柯丽是内蒙古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在她家院子里,一幅幅刻有鄂温克族传统图案的驯鹿皮毛剪刻画尤为引人注目。
“这些传统图案其实是我们鄂温克族的一些文字,传达了我们鄂温克族人对大自然,对森林、对河流的情感”,德柯丽说她还想再发掘一些这样的传统图案,把它们用在器皿或服饰上,让年轻一代的鄂温克族人能更好地记住与传承民族文化。
除此之外,德柯丽还成立了民族工艺制作大师工作室,发动众多年轻人积极参与,并且带动了当地妇女脱贫致富。德柯丽说:“如果有订单的话,我就组织她们边学边做,两个月的时间,她们收入最高的有两万多元,最少的也有七八千。”
放下猎枪走出山林的鄂温克族人,已融入到现代社会的生活中,从只靠打猎过活到人人都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他们过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在拥抱新生活的路途中,鄂温克族人也没有忘记传承民族文化,他们巧妙地将民族文化元素与旅游发展结合在一起,在不断创新中让民族文化逐渐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牛羊满圈跑生活奔小康家里的牛是李喜春的宝贝,他总是把它们打理得干干净净。皇甫万里摄
盛夏的雨总是来得突然,下午三四点钟,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打了下来,在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太平乡赛银花村的小山坡上割草的李喜春被这雨点提前拍打回了家,刚好被我们堵个正着。
整洁的院落,堆放有序的饲料,菜园里绿油油的蔬菜,圈舍内小尾寒羊,后院圈养的西门塔尔牛……跟着李喜春的脚步,我们参观了他家的小庭院。院子虽然不大,但一片六畜兴旺的景象。李喜春高兴地介绍说:“*和国家扶贫*策好,我们老两口守着家里的这个小院子,每年就能收入两三万元呢”。
李喜春之前的日子可不是如此。说起以前的穷日子,今年68岁的李喜春有说不完的话,年轻时,老两口外出打工,收入还不错,后来老两口岁数大了,又没有一技之长,没法继续外出打工了。爱人樊秀清身体不好,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李喜春一人身上。没有适合自己的致富项目,只好守着几亩薄田度日,生活越过越困难,这让要强的李喜春有些抬不起头。
没有产业,是当时赛银花村的致命伤。年,太平乡赛银花村争取到“借羊生羔”扶贫项目。“我们村和养殖公司合作,企业无偿为贫困户提供母羊和技术服务,3年后返还同等规格的基础母羊,这种*策能达到户均增收1万元左右。”赛银花村*支部书记*银昌介绍。
当年6月,李喜春开始养殖借来的10只小尾寒羊,不久本村另一贫困村民的10只羊又寄养在他家。同年9月,靠着产业奖补资金,李喜春家里又多了2头基础母牛。
可天有不测风云,尽管李喜春每天都在起早贪黑,还是出现了接二连三的损失,由于养殖经验不足,导致3只寒羊陆续因病死亡,这让李喜春大受打击。
*银昌上门了,劝李喜春不要灰心:“养殖损耗属于正常现象,要吃一堑长一智,把每次损失都当做一次实践经验,风险自然就会降到最低。”
有20多年养殖经验的*银昌做后盾,渐渐地,李喜春摸索出了门道,解决了不少养殖难题,牛羊也变得膘肥体壮。两年下来,用木栏杆围起的羊圈虽显破旧,借来的20只羊却已在这里繁殖了40多只羔,卖了2万块。当初买来的2头牛也产下了3头小牛犊。
李喜春见到了效益,更加坚定信心,日子也越过越有滋味了。牛多羊多需要的饲料也多,为了牛羊的吃喝,李喜春在自家房前屋后的闲置用地上种了玉米,把玉米和秸秆全部用做饲料,自己加工粉料、自己贮青贮,干劲十足。李喜春笑着说:“自打享受这些产业扶贫*策,我对生活又充满了希望。我们老两口分工明确,我负责喂牛喂羊、加工饲料,老伴种点菜,养几十只笨鸡和几条狗。每年羊繁殖卖羊羔的钱我们老两口吃穿用都花不了。园子里的青菜也是纯绿色有机蔬菜,平时馋了杀个小鸡,这就是小康生活。”
如今,他养的牛已经增长到了12头,*银昌劝他“不要着急卖,养的越多来钱越快”。李喜春听了直点头:“这些都是我家的小银行啊。”
雨过天晴,天边一道彩虹划过,李喜春说,他的生活也是这般“雨过天晴了”。皇甫万里摄
采访结束时,窗外的雨停了,一道绚烂的彩虹划过天际,李喜春见状也乐了,瞧,这就是希望啊。
看着满圈的牛羊,李喜春并未在此止步,对于未来的生活,他还有更多的想法和打算。“现在国家*策非常好,但好日子还得靠自己干,才能更有奔头。”李喜春笑着说:“我今后努力的目标就是我们老两口要人均15头牛,让我们的晚年过上比小康还小康的幸福生活!”
告别时,李喜春还给我们念了一首他自己编的顺口溜:
人均一头牛,吃喝不用愁;
人均两头牛,买车又住楼;
人均三头牛,小康富流油。
我们笑着说,这才三句,不工整。李喜春也乐了:“等我们老两口养到人均15头,就补上!”看他的笑容,这一天不远了。
大家都在看
让这家店火!它们,不是玩物!
“我不卖货了!”
责编:张素玲
编辑:赵雯
来源:人民网-时*频道段星宇皇甫万里吴楠、央视网记者:董淑云王若怡邢明、人民网-中国共产*新闻网
喜欢本文,请点这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