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民族语言系统,都必然受到本民族社会状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任何民族语言都负荷着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犹如人类历史的活化石。内蒙古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以汉族为多数的民族自治区。它邻近山西、陕西两省的西部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民族杂居之地。内蒙古境内的地名,主要有蒙语和汉语两大类,亦有少部分其他民族语言的(如鄂温克语、满语、突厥语),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色彩。本文着重分析蒙语地名的命名依据和构词类型,探讨蒙语地名汉译中的几种现象,描述其独特的文化特征。
一、蒙语地名的命名依据
给一个地方起名字,是为了便于称说、记忆、方便人们相互间的交际。命名的依据,与这个民族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忠实记录了民族生活的印迹,是该民族社会状况在地名方面的外在表现形式。罗常培先生在其名著《语言与文化》中深刻指出:“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这个民族的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蒙语地名反映了蒙古民族的历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蒙语地名的命名依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以部落名称命名
蒙古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蒙古”,最早只是一个部落的名称。这一名称最初见于唐代记载,史称“蒙兀室韦”。当时蒙古部落在今天的额尔古纳河南岸幽深的密林里生活着,大约在9—11世纪,一部分逐渐西迁,到了鄂嫩河、克鲁伦河和迭刺河的三河上源一带,分成尼鲁温蒙古和迭儿列厅蒙古两大分支,每一分支又分成大大小小的许多氏族部落。蒙古语地名中,有些就是以部落名称命名的。比如乌拉特前旗、乌拉特后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五世孙布尔海统率的乌拉特部,游牧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呼布图乃门查干一带,后分所部为前中后三部。后金天聪七年(年)布尔海子孙率部归附后金,顺治五年(年),清廷以布尔海子孙从征有功,设乌拉特中、前、后三旗,封其孙、曾孙、玄孙掌三旗,世袭罔替。此外,像“苏尼特”、“阿鲁科尔沁”、“茂明安”、“阿巴嘎”等都是较小的部落,早已成为蒙语地名。
2.以崇拜物命名
灵物崇拜是早期人类常见的一种心理活动,常以某种动物或自然物为崇拜物。蒙语地名中也反映出蒙古人民对自然物的这种尊崇。据《蒙古游牧记》载;“元太祖同母第三弟诺楚因,其后裔蒙克察罕诺颜,有二子,长子巴颜岱青洪果尔诺颜,号所部曰翁牛特。”翁牛特意为“神圣的山”。因原部人信奉山神而得名。这一敬仰山神的风俗,可以追溯到历史遥远的东胡民族,战国时的东胡败于匈奴,其部溃退,余部保乌桓山的称乌桓,保鲜卑山的称鲜卑。有人考证鲜卑山的意思为“吉祥的山”,与翁牛特“神圣的山”意义颇为相近,同是一种敬仰山神的古老习俗。
3.以历史传说命名
伊金霍洛译成汉语为“圣主的陵园”。相传年,成吉思汗进行最后一次远征,途径鄂尔多斯草肥水美的一片高原,被这里迷人的景色所陶醉,手中的马鞭不觉失落在地上。成吉思汗当即传谕,死后一定要将他葬于此地,伊金霍洛因此得名。鄂尔多斯译成汉语就是“宫帐”成吉思汗的灵柩最初确是安放在8座宫帐里的,但成吉思汗死后究竟安葬在何处,至今还是一个谜。蒙古族当时的习俗是,贵族死后,埋入地下,由数人骑着马驱赶万马环绕墓穴,直至踏平,然后派人守护。等第二年春草长出,守护的人移帐离去,绿草茫茫,谁也不知道埋葬在何处了。所以成吉思汗的墓地,人们始终无从查考,现在伊金霍洛的成吉思汗陵,只是一个祭奠成吉思汗的地方。
呼很湖位于古城多伦北部,“呼很”是蒙语“姑娘”的意思。相传一位美丽善良的蒙古族姑娘,为了追求爱情,反抗官府的欺侮,在这里投湖自尽,为自己心爱的人献出了生命。从此,人们将呼很湖视为那位美丽姑娘的化身。
4.以历史事件、现象、习惯命名
和林格尔县位于大青山以南,与山西省右玉县接壤。和林格尔意为20间房子,因清初新设驿站有20间房子而得名。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的“呼拉呼”,意为“集会的地方”。成吉思汗远征时,曾在这里开会,因此命名为呼拉呼。格根塔拉,位于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查干朴力格苏木,汉语是“夏盘营”之意,反映了蒙古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原名图什业图旗。三百多年前,察哈尔诺颜奥巴,因帮助清朝镇压蒙古人民的反抗有功,被清朝封为“和硕额附”,授予“图什业图汗”爵位。蒙语图什业图的意思是“依靠”表明了奥巴与清朝统治者相互依靠的关系。解放以后一些地方命名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如“乌兰格日乐”,意为“红光”;“达布席日图”,意为“跃进”。
5.反映大自然的风貌
蒙古民族是游牧民族,与大自然的关系极为密切。他们逐水草而居,看到的是“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景象,因而地名中以自然景象或特征命名的不在少数。如世界著名的四大优良草原之一的锡林郭勒,蒙语“锡林”指高原平野;郭勒,指河川,“锡林郭勒”意为高原河。锡林郭勒地形地貌以高原为主体,海拔高度在—1米之间。锡林河为全盟最大内陆河,发源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俄伦泊,全长公里,纵贯锡林郭勒中部。
辉腾锡勒草原位于乌兰察布盟察右中旗南部,辉腾锡勒,汉语即“寒冷的高原”。这里早晚温差很大,即使在鲜花怒放的夏季,清晨看日出时仍然要穿毛衣。
牙克石原名“喜桂图”,蒙语“森林”的意思。位于巍巍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之中,境内森林总面积占大兴安岭总面积的60%以上,野生动植物资源尤为丰富。在草原城市海拉尔东北方向15公里处,有一个小镇名叫“宝日希勒”,蒙语意为“褐色的山岗”,这里一片荒原,但地下蕴藏的全是褐煤,总储量竟达亿吨。值得一提的是,以自然生态命名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发生了变化,有些地名已与现在的情况不符了。如著名的草原钢城包头,北依阴山,南面*河。曾经是水草丰美的草原,晨昏之际,常有鹿群出没,所以名为“包克图”包克图是蒙语,即有鹿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包头成为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城市。尽管现在人们仍将包头称为鹿城,但鹿已经很少,而且只出现在鹿苑里了。鄂尔多斯市的虎石梁,原意为“桦树多的地方”,现在已见不到桦树的影子了。朝垴梁,意为“有狼的地方”,狼也已经不见踪迹。
6.以地形特点命名
地形特点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蒙古族喜欢以此来为地方命名。如阿拉坦额莫勒,蒙古语是“金马鞍”以其附近有一座状如马鞍形的小山而得名。原属内蒙古后划归陕西榆林的保当,意为像坛子的形状。内蒙古最大的草原呼伦贝尔,相传是蒙古族的发祥地。呼伦贝尔得名于呼伦湖和贝尔湖,“呼伦”为突厥语“湖”的意思。“贝尔”是蒙语“腰子”(即肾)的意思;贝尔湖长40公里,宽20公里,呈椭圆形,如肾脏之形。
蒙古语地名的命名依据,有些与汉语地名的命名依据是一致的,如三个井、清水河、元宝山等。反映了人类共同的文化心理;汉语地名中则传达出不同于蒙族文化的独特信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反映重宗族的社会心态
一直以来,汉族社会是一种宗族的社会,可以说宗族是社会构成的重要支柱。同宗同姓的人家聚居在一起,形成一个村落。长期以来,中国许多村镇以姓氏命名,表现了汉民族重宗族的社会心态。如:李家铺、朱家湾、王家岗、吴村、何家沟、郭家营子、杨家岭等。
2.反映汉族的社会经济状况
汉族社会是农业社会,与蒙古族游牧生活不同,它的手工业、商业活动十分发达,这些特点也在地名中得以体现。如:绒线胡同、豆腐巷、铁匠营、琉璃厂、绳匠胡同等。
3.反映历史文化遗迹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它积淀了一个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折射出历史的痕迹。有些地名是古代帝王的年号,如:浙江省的绍兴市,汉代叫山阴县,宋高宗以自己的年号“绍兴”更改山阴县名,一直沿用至今。江西省的兴国县,取自宋太宗太平兴国的年号中的“兴国”二字。
4.反映人民的愿望和感情
历史上的中国长年战乱,社会上普遍产生一种求天下太平、安宁,求福寿、昌盛的心态,把安居乐业,福寿康泰、和平昌盛的生活,当作美好的理想。这种心态也反映到地名上。全国各地的市名、县名、乡镇村名多取太平、安宁、福寿、康、泰、祥、和、吉、昌、盛、永、禄、顺、利、富、惠、宝、华、德、清、明、恩等字地名的命名依据归根到底与文化息息相关,是一个民族社会形态、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的具体反映,从中可以清楚地梳理出民族发展的轨迹。
二、蒙语地名的汉译类型
在书面语里,蒙语地名以汉字的形式出现,有以下几种类型。
1.全音译
如:赛忽洞(好井)乌兰淖尔(红河)
毛乌素(赖水)独贵其日格(圆形井)
塔布板(五间房)乌兰哈达(红岩)
白音不浪(富泉)白云鄂博(富绕的宝山)
乌兰察布(红色山崖)准混兑(东河谷)
2.半音译半意译
比如座落在赤峰市巴林左旗的大板古镇,就是一个半音译半意译的词语。据史书记载,年清朝顺治皇帝的姐姐固伦淑慧公主下嫁巴林右旗的第一代王爷时,从燕翼带来了各种工匠三百余户。这些工匠在王府附近建造了许多砖瓦房舍居住,当地人称其为“伊和白兴”,蒙语即“大房子”之意。后来“伊和”意译为“大”,“白兴”即“板升”(房子)则保留了音译“板”。这样的例子还有:
东乌素图西把栅
乌拉山西拉木伦河
新巴尔虎陈巴尔虎
达里湖
3.全意译
如赤峰市,得名于赤峰东北约2公里的赤色山峰,蒙语为乌兰哈达,清代以后,汉译为赤峰。
大青山,古称阴山。《大清一统志》记载,大青山的蒙古语名称是“漠喀喇”,就是黑山的意思。据说大青山上约有70个黑山头,山上原来遍布松柏,远远望去,苍翠如画。蒙语称70为“达兰”(或多伦),称“黑”为“喀喇”,因又名“达兰喀喇”。据《绥乘》解释,由于北方人将“黑”、“青”二字通用,所以初有黑山之名,后又将之称为青山。到了清代,人们又在青山前冠以“大”字,遂称大青山了。
三、蒙语地名汉译中的几种现象
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在《语言论》中指出:“每一种语言本身都是一种集体的表达艺术。其中隐藏着一些审美因素——语言的、节奏的、象征的、形态的——是不能和任何别的语言全部共有的。”蒙语地名汉译中的几种现象,可以说是对这一论述的很好注释。
1.语音的差异
每一种语言的语言系统都是独立的,有许多不同于其他语言的地方,因此翻译历来难以十分准确。蒙语属阿尔泰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的声调为蒙语所没有,在对译时往往因此而造成译音的差异。如呼和浩特,旧城建于明万历九年(年),旧时译为“库库和屯”,就不及现在的“呼和浩特”准确。又如哈业胡同,意为两眼井,应译作浩义日胡同才更接近蒙语的实际发音。除了语音系统的差异外,翻译者的文化水平、汉语水平都会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如土默特右旗的美岱召,因其所在地有喇嘛庙美岱召而得。美岱召建于年,由土默特蒙古部阿拉坦汗主持修建,原名“灵觉寺”,后因年西藏派遣名僧迈达里胡土克图到寺传教坐床,遂改名为“迈达里召”,后逐渐衍化为美岱召,已与原词译音相去甚远,倒是当地人口语里将其称为“美岱儿召”与原译音比较接近。
2.辗转流传,以讹传讹
在千百年流传中,由于口耳相传,有些蒙语地名在汉译时发生了错误,如蜈蚣坝,一般认为是因其盘曲如蜈蚣而得名,其实不然。它的本义为供神,神灵,音译应为翁衮达瓦巴。又如二连浩特,因“额仁淖尔”得名.。“淖尔”是湖泊;“额仁”当译为“幻景”,“二连”是“额仁”的转音,一般人已经难以从译音中得知其本义了。“*羊木头”从字面上看完全是汉语,实际也是辗转误译,它的本义是两棵树,蒙语应译作浩义日毛都。
3.截取部分字音
蒙古语“板升”的意思是房子,在汉译的过程中,有时只取其中前半部分“板”构成许多地名,如“麻花板”、“姑子板”、“攸攸板”,往往令人费解。
根河,蒙古语译为“葛根高乐”,意为清澈见底之河,汉译只取一个“根”字,意义已完全不同了。
4.自造汉字
“大圐圙”蒙语为依和呼连,“依和”是“大”的意思,“呼连”又作“库伦”指围起来的草场,现多用于村镇名称。人们将“呼连”写作“圐圙”,表示很大一片地“四面、八方”被围起来,形象而有趣。
5.一词数译
由于旧时没有固定的权威机构对蒙语地名的汉译进行统一规范,出现了一词多种译法的现象。如:
板——板申把什——把栅
灰腾-——辉腾敖包——脑包
淖-——淖尔完工——翁根
白彦——巴彦沐伦——木伦
不浪——布拉格忽洞——胡同,忽得格
口肯——胡很,呼很库伦——圐圙
从以上现象中不难看出,蒙语地名汉译的过程就是蒙汉人民相互学习、相互融合的过程。上述构词类型中,全意译词与半音译半意译词数量很多,正是为了表意的明确。即使是全音译词,也尽量使其字面义看上去有意义,比如“沼泽地”应译作“希布尔台”现译作“十八台”;伊金霍洛旗的龙虎渠,“龙虎”本是蒙语译音,意思是像瓶子的形状,翻译时写作“龙虎”赋予了它新的意义。蒙语地名已与汉语地名交融在一起,共同为各族人民服务。
文章发表于《前沿》年第3期扬清,女,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注:本论文系内蒙古规划办课题项目之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