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灌水 » 赴豫80多次上海教授中原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TUhjnbcbe - 2020/7/23 21:14:00
北京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赴豫80多次 上海教授:中原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_河南


胡惠林在焦作考察期间留影(图片由胡惠林本人提供)


赴豫80多次,上海教授倾心河南风土人情,诗意描述精神家园


阅读提示


“如果没有中原文化,我们都会失去回家的路,我们的灵*将无所皈依。中原,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华之源、中国之源……”用如此诗意的语言描述中原文化在华夏历史文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人,是中国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胡惠林。


从2004年底至今,胡惠林80多次深入河南各地考察,倾心感受河南风土人情,建议在郑、汴、洛打造“华夏文明主题公园”……


partA


雪地中倾听朴素老农讲历史文化


“到了河南,不敢说自己有文化。”电话连线中,胡惠林一直感叹这句话。


胡惠林的感慨是有理由的。2007年临近春节,胡惠林在登封感受大雪封山的壮美景象,踏雪参观嵩岳塔。步行上山时,他一个趔趄差点滑倒,对面一个穿布衣戴草帽的老农一个箭步过来,扶住了他。胡惠林很是感激,便随口与这个面容黝黑、两鬓花白的老农攀谈起来。没想到老农得知其来意后,站在雪地中给胡惠林讲起嵩岳寺、嵩岳塔的来历,还有传奇故事,一讲就是半个多小时。


“尽管天气很冷,但老农讲得兴奋,我们更是听得起劲。想不到一个衣着朴素、其貌不扬的农民有如此深厚的文化。”胡惠林称,这件事情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说明一方文化养育一方人,河南的每个人血管里流淌的都是中原文化精神。


“我去过郑州18次,焦作11次,南阳22次……尽管我是上海人,但我深深爱着河南这片土地,这么多次的河南之行,使我早已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受邀来河南做课题之前,胡惠林都会细致地对当地情况做调查和分析,尽量深入基层,从“小切口”破发至“大环境”。


2006丙戌年*帝故里拜祖大典,胡惠林亲临现场,当祭文宣读完毕时他无意中抬头,竟然发现天空出现五彩霞光,很多人都说这是吉兆,不少海外华人虔诚跪拜。


胡惠林称,尽管这只是个自然现象,但看到海外华人们如此虔诚,他更加感到中原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为什么说得中原者得天下,因为这是个精神授权”。


partB


建议打造“华夏文明主题公园”


2011年,胡惠林五次到河南,马街书会、浚县社火、经纬论坛……他自言在深刻眷恋中原文化的同时,也会尝试指出河南在文化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去年上半年,胡惠林前往禹州神垕镇探访钧瓷,看过后感到该镇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式不太合适。他认为,钧瓷在中国文化里享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崇高地位,然而在神垕镇钧瓷摆满大街商铺,家家点火户户冒烟,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他认为很不恰当。


“生产钧瓷的高岭土是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完了也就没了。这种生产方式太粗放,用高岭土和煤炭造成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和钧瓷应有的品质和原有的文化要求相差甚远。”谈起钧瓷,胡惠林语调缓慢低沉,表达出深深的遗憾与可惜之情。


胡惠林认为,钧瓷应该是低碳环保的、非常精致化的生产,现在钧瓷生产的文化产量不高,这样的低端产品拥有不了市场应该有的份额。


同时,胡惠林还对河南的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他建议在郑、汴、洛打造“华夏文明主题公园”,或者叫“国家文化主题公园”。他表示,自己在郑州考察时发现,如此完整和清晰的历史发展文明序列及历史坡面令他感到非常震撼。“在中国只有郑州有这样的资格建设一个开放性的、立体的国家级文化博物院。”他说。


手记


中原


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河南之美,大开大合、酣畅淋漓,而又绵长悠远、耐人寻味。


我省作家齐岸青曾用一种忧郁的笔触写道:我们可以用浪漫瑰丽形容楚湘文化,用慷慨激越吟歌燕赵文化,用神奇诡异讲述巴蜀文化,用婉约清丽白描吴越文化。可我们,很难概括文化之源的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表面上是地域文化,从深层看,又不是一般的地域文化,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与主干。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用一个词儿来形容中原文化确实很难。


诚如胡惠林所言:“如果没有中原文化,我们都会失去回家的路,我们的灵*将无所皈依。中原,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1
查看完整版本: 赴豫80多次上海教授中原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