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根河市始终坚持“两山”理念,以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核心,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河市将守护祖国北疆的绿色林海作为首要任务,致力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力求打造“冷极”生态文明的全新典范。根河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致力于全方位厚植绿色发展的基石。为引领高质量发展,该市先后制定了《根河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文件,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标更为明确,方向更为具体。同时,为推动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河市还实施了《根河市农牧业面源污染防治规划(—年)》,明确了农牧业发展的提升路径。此外,为优化根河市的畜禽养殖布局,该市编制了《根河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年)》。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方面,根河市也及时修订了《根河市突发环境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完善了应急响应体系。为巩固生态品牌创建成果,根河市还修编实施了《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规划(—年)》,并编制了《根河市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实施方案》,为根河的绿水青山进行了详细的核算定价。根河市秉承“两山”理念,持续优化生态环境。为确保高质量发展,该市制定了《根河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致力于打造更蓝的天、更清的水和更绿的土地。在蓝天保卫战中,根河市加强了对散乱污企业的监管,淘汰了所有燃煤小锅炉,有效减少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同时,该市还加强了涉气污染源的监测,成功应对了重污染天气,能耗总量和强度均显著下降。近年来,根河市的PM5浓度维持在10微克/立方米左右,PM10浓度为15微克/立方米左右,优良天数比例高达近%,无轻度污染天气。
在碧水保卫战中,根河市实施了“河长制”和“林长制”等生态环保措施,巩固了河湖“清四乱”的治理成果。该市还积极推进“一河一策”的实施,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和工业污水排放的监管,深化了入河排污口的排查整治。同时,根河市还强化了国控地表水断面水质问题的诊断及污染控制对策的研究,努力推进美丽河湖的建设。
在净土保卫战中,根河市严格管控了建设用地土壤风险,并开展了化肥农药的减量增效行动。该市成功实现了无地块纳入“呼伦贝尔市第一批污染地块优先管控名录”和“呼伦贝尔市污染地块清单”的目标,农业化肥使用量呈现负增长,全市规模化养殖场的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过34%。根河市依托独特的冷资源,成功举办了第十届中国冷极马拉松,这一赛事不仅立体化地展示了根河市的资源特色,更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根河市深知,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和挖掘林区的优势资源,不断提升生态特色产业的附加值。为此,该市积极推进食用菌、野生浆果、山野菜等林下资源的采摘与加工,同时拓展卜留克、蓝莓、灵芝等特色产品的种植规模。此外,通过加强驯鹿种群保护及附属产品开发,与森工企业合作推动碳汇经济发展,根河市进一步放大了各类优势资源的市场价值。
在生态新兴产业的互促发展上,根河市依托“中国冷极”冷资源技术创新中心,充分利用独特的冷资源和环境,大力发展冰雪产业。通过不断创新“冷极”品牌,打造极寒冰雪测试基地,该市深化了与西安试飞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巩固拓展了极寒环境下飞行器、汽车等工业品的耐寒性测试和科学研究。同时,探索引进绿色零碳超算中心与清洁供热一体化项目,打造国内通过自然冷源实现PUE极限低值的样板工程,逐步建立起覆盖东北地区的算力枢纽。
此外,根河市还借势“十四冬”举办“中国冷极马拉松”等赛事,进一步推动了体育产业的规模发展。通过这些举措,根河市成功打造了冰雪运动城市和时尚冰雪旅游胜地,实现了冷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价值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