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在中国最冷的地方开一台纯电车是什么样的体
TUhjnbcbe - 2025/5/30 2:51:00

冬季的东北一直都是电动车的禁忌之地,除了量产前的低温测试,鲜有电动车来这里进行试驾。

零下二十多度的呼伦贝尔几乎已经洒水成冰,落地海拉尔我们还得继续往东北方向行进两百多公里到达根河扎营,而再向东北一百多公里的冷极村才是我们行程的终点。

冷极村,顾名思义,中国最冷的地方,这里附近的「冷极点」曾测下零下58摄氏度的历史最低温,这里每年有9个月都在取暖。我们所到之时,该地的温度也在零下25摄氏度左右。

这里除了气温低下,冬季更是常日积雪,雪再经历反复冷冻变成冻雪变得僵硬且湿滑。近年来,传统车企非常乐于将车辆运至此地,进行「冰雪试驾」,考验汽车在面对极限气候、路况下的性能表现。

不过这次伴随我们左右的不是早已成熟可靠的燃油车,而是新势力威马的第二款纯电量产车EX6plus。它此行的目的不是漂移炫技,而是要直面电动车的宿敌:低温。

这也是电动车首次由官方主导踏足东北大兴安岭地区。上一次是谁,想必大家都知道。

电动车锂电池惧寒是先天的物理特性,至于为什么,我们继续复习一下:

1、锂电池在冬季低温环境下活性降低,正极材料活性物质在温度越低的情况下就活性越差,电池可用容量大打折扣;

2、为了保证电池活性就要给电池加温,目前常用的PTC加热本质就是热交换,就是先得给PTC加热,能量哪里来?电池供电呗;

3、热空调,车凉你也冷,除非你备着军大衣,否则开空调制热是必须的。燃油车的热风来自发动机,电动车不管冬夏都完全依赖空调压缩机,也是PTC的原理,并且空调的制热效率实际上要低于制冷,所以更费电了。

电动车怕冷不丢人,是现在电池技术局限,但威马「另辟蹊径」,加装了柴油加热系统,这也是威马敢于深入东北极寒之地的自信所在。

口说无凭,成效究竟如何?此次的东北之行便是专门来做验证。

在寒冷的根河市,电动汽车根本无人问津,所以所谓的充电桩这些配套在这里也根本不存在,为了解决补能问题,威马只能专门在我们下榻的酒店临时埋下了几根桩。

这也意味着我们只能在出发前补足电量和柴油,沿途完全没有充电的可能性。

看一下这次试驾的路线,根河酒店出发,目的地冷极村,返程会打卡当地的敖鲁古雅使鹿部落,往返路程一共在公里左右,全程为省道山路。

行程过程中,车内的取暖和电池加热保温能量几乎都来自于柴油机,也就是说电池所带电量专门用于车辆驱动。

本次我所驾驶的车型为EX6Plus的的版本,带电69度,NEDC续航公里左右。此车和EX5同平台而生,前驱单电机,最大功率kW,最大扭矩Nm。

出发前我将小计里程清零,表显续航km。满载四人,全程空调加内外循环除雾,(有柴油机的存在,其实这部分的能耗可以忽略)行驶至冷极点时,小计跑了42.5km,表显续航还剩km,也就是掉了km左右,表显的百公里电耗在25度上下浮动。

粗略换算一下,实际和表显的能耗比应该为1:2.35左右。继续往冷极村出发,回程时小计里程跑了58.2公里,此时表显剩余续航km,能耗比为1:2.11。

按这个换算比来看的话,威马EX6Plus在零下二十多度环境下的续航应该打对折,实际应该在km左右。

电动车的续航除了和环境温度、速度相关外,还和驾驶习惯、载重密切相关,今天还有一个特殊因素,那就是雪地胎,和燃油车同理,这势必会增加一定的能耗。

那么这个续航成绩究竟好不好?以我的经验判断,我会给出一个比较不错的分数。毕竟在北京零下十度以内的温度下,很多电动车的续航成绩几乎都要打对折。

横向考虑根河种种的环境因素,威马EX6Plus的续航还算出乎意料,但谈不上震惊。

驾驶体验方面,我觉得整台车的调校和EX5相当,从动力输出的平顺度来看可以称之为「好开」。雪地模式下,动力不会蹿,除了柔和的调校,更需要归功的是四条19英寸的雪地胎。

虽然是一台前驱车,但雪地胎给予了车辆很好的抓地力,从未有过失控的迹象。但有得有失,雪地胎加持下,整车的路噪以及振动非常明显,舒适感欠佳。

加上后悬架扭力梁的结构,在起伏的雪地山路行驶中后排的颠簸感还是很显著的。多年被运木卡车碾压的省道形成了巨大的「搓板路」,积雪覆盖下的路面看似平整,其实暗藏起伏。如果快速通过,后排的弹跳还是无法避免的。

总得来说,威马EX6Plus的底盘紧致程度还算不错,当然这也有可能是新车的缘故。在雪地山路行驶虽然无法保证绝对的舒适,但配合雪地胎去应付些许急弯陡坡还是游刃有余的。

如果你身处北方,又不得不购入一辆电动车,或许威马EX6Plus会是一个靠谱的选择。网友常笑谈这套「柴油加热」有点「脱裤放屁」,但事实证明它能「抓到老鼠」,方法虽然粗暴,但不失为一只「好猫」。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中国最冷的地方开一台纯电车是什么样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