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克石市,作为呼伦贝尔的县级市,坐落于呼伦贝尔市中部,地处大兴安岭中脊中段西坡。这座城市沿着大兴安岭的主脉南北伸展,其东部与嫩江流域相邻,并与阿荣旗、鄂伦春自治旗毗邻。南部,牙克石与扎兰屯市相接,而西部则与额尔古纳市、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相邻,北部则与根河市相接。在满语中,“牙克石”意为“要塞”,它不仅是内蒙古大兴安岭的政治、经济、文化、医疗和交通中心,还是滨洲线、牙林线两条铁路干线以及绥满高速公路和30国道的交通要冲。此外,市区的凤冠高级滑雪场更是被誉为全国最大的多功能雪上运动基地,使牙克石赢得了“岭上林都、北国药都、中国薯都”的美誉。
二、牙克石的行政区域划分牙克石市下辖0个镇和6个街道办事处。在南部,免渡河镇、乌奴尔镇、博克图镇、绰河源镇以及塔尔气镇这5个镇依次排列;而北部则包括牧原镇、乌尔其汉镇、库都尔镇、图里河镇和伊图里河镇这5个镇。此外,市区内还设有胜利街道办事处、红旗街道办事处、新工街道办事处、永兴街道办事处、建设街道办事处以及暖泉街道办事处这6个街道办事处。
三、地质地貌牙克石市位于新华夏系大兴安岭隆起北段南缘,与第三沉降带海拉尔断褶带和根河凹陷带相邻。该市地处中山区,境内山峰海拔介于至米之间。地势上,牙克石市南北高而中间低,大兴安岭山脉从市区中部呈北北东走向贯穿而过,成为嫩江水系与额尔古纳河的天然分界。
四、气候特征牙克石市地处内陆,大部分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而北部图里河镇和伊图里河镇则归于亚寒带气候区。该市年平均气温在-4.4℃至0.4℃之间波动,昼夜温差显著,年日照时数介于至小时。春季气温回升迅速,但常伴随干旱和多风天气,昼夜温差显著;夏季则温凉且短暂,降水集中;秋季降温迅速,霜冻出现较早;而冬季则漫长且寒冷,北部地区极端最低气温可达-46.5℃。此外,牙克石市的年降水量由冬夏两季及秋季的雨水共同组成,平均降水量在.7至.9毫米之间。当地主导风向在春秋季多为西风,夏季则为东风,冬季则以西南西风为主。初霜通常出现在9月初,多在冷空气过后清晨降临,而终霜则一般出现在6月初。
五、水文简介牙克石市境内拥有嫩江和额尔古纳河两大水系,共计4条较大河流和条大小支流,水域面积达到平方公里。在博克图镇以北大兴安岭东侧,雅鲁河、绰尔河等26条大河并行;而博克图镇以北西侧,则有海拉尔河、根河等67条大河纵横。额尔古纳河流域的主要河流包括图里河、伊图里河、库都尔河、大雁河以及海拉尔河;嫩江流域的主要河流则是雅鲁河和绰尔河。
六、资源状况牙克石市境内拥有众多河流,共计88条,总流长达到公里,为广阔的水域面积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同时,市域内还生活着余种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生态丰富。
森林资源方面,牙克石市拥有75万公顷的森林,覆盖率为73%,木材积蓄量高达.8亿立方米。这里主要生长着落叶松、白桦、杨树等耐寒树种,构成茫茫大兴安岭林海的一部分。
在农业方面,全市拥有万亩的耕地,土壤以优质黑钙土为主,适宜种植油菜、小麦、马铃薯等农作物。此外,还有,万亩的可利用草场,年产饲草2亿公斤,为畜牧业提供了充足的资源。
牙克石市还拥有丰富的林下资源,包括野生木本、草本植物多种,以及40多种遍布草原的山野菜。同时,矿产资源也相当丰富,已探明的主要矿产有煤、铁、铜、铅、锌、石灰石、珍珠岩、沸石等20多种,总储量达到32亿吨,其中煤炭储量就达2亿多吨。这些矿产资源为牙克石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