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极”在哪里?
如果在年12月31日之前回答这个问题,答案很统一:黑龙江漠河,极端日最低气温为-52.3℃。不过,在这个时间分水岭之后,“中国冷极”似乎有了一个新的地名——年12月31日当天,内蒙古根河以-58℃的低温纪录横空出世。此后十几年时间里,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从百科词条到社交平台,根河作为“新冷极”,在大众认知体系里的地位似乎已趋牢不可破。
不过,作为一个气候学家,当拿到“-52.3℃”与“-58℃”的数据时,马上意识到其中的存疑之处:两者相差5.7℃,这个数值可不是一般小数点的读取误差,而是相当于在漠河这个已经相当罕见的极冷值的基础上,再叠加一次强冷空气过程,其难度或许与百米成绩提高0.1秒相当。
“-58℃”这个数字,到底出自何处?数字是否科学严谨,是否经过科学证实?带着这些问题,开始寻求真相——
漠河与根河,大兴安岭北麓的一对“邻居”
我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使得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呈现海陆差异为主要驱动的东亚季风气候、内陆高原山地差异驱动的中高纬大陆性气候并存的特点。主要气候类型分属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山高原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等五大气候带。
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的漠河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端的根河,南北毗邻,且都地处大兴安岭北麓。
漠河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根河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交界处,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主要特点则是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这样的气候背景为极端低温数值的诞生提供了先天条件——冬季寒冷。
-52.3℃与-58℃
接下来,我们开始数据溯源。通过搜索国家气候中心数据库,我们查到了漠河-52.3℃(年2月13日)的记录,却没有查到根河-58℃的信息。
那再进一步扩大数据库范围,在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数据的基础上,加入当地自动气象站数据。根据根河市气象局提供的自动气象站数据,根河市各地历史极端最低气温(表1)并没有低于-50℃的数据。
根河国家气象观测站在当地建站时间最长,该站最冷纪录出现在年1月23日。可以清楚地看到,除汗马建站时间较短外,根河境内的其他6站在年以来录得的极端最低气温与根河国家气象观测站年的数值大致相当。这也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冷事件仍时有发生。
年12月31日这天,当地遭遇了怎样的天气过程?
那么年12月31日的气温状况到底是怎样的呢?
根据年12月31日那次强冷空气最低气温的空间分布图来分析,不难发现这是一次以东路型冷空气为主的降温过程,覆盖整个北方及高原地区,最冷区域出现在内蒙古中东部与东北地区大部。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数据(表2),年12月31日全国“最冷”的十个观测站有6个在内蒙古,4个在黑龙江。这一天,内蒙古最冷的呼伦贝尔市图里河站为-46℃,黑龙江呼中站为-45.6℃。
加入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和黑龙江省气候中心更高空间分辨率的观测资料,可以发现,年12月31日-44℃的强冷中心出现在呼伦贝尔市,中心内最冷位置就是图里河。
国家和地方气象观测资料互相印证,表现出一致性:当天,内蒙古图里河站最冷,日最低气温为-46℃,根河国家气象观测站日最低气温为-44.7℃,并没有超过漠河年2月13日创下的-52.3℃“中国最冷纪录”。
“查无此人”的-58℃,究竟出自何处?
那么根河-58℃的“纪录”是从哪里来的呢?
通过中央媒体报道、百科词条等信息,我们追溯到这样一条新闻:由于根河市金河镇金林林场偏僻荒凉、人迹罕至,多年来没有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对这一地区的温度进行测量,在该地生活的少量林业工作者只能自行测量气温,“-58℃”正是当地林业部门在年12月31日凌晨测得的,后经国家环保部专业团队实地考察,承认此数据。
针对这段表述,在科学性上有三点存疑:
一是金林林场没有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是事实。但最低气温温度计是特殊仪器,在没有该仪器的情况下“自行测温”,是否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仪器是否进行过校准?数据是否有科学上的可比性?
三是谁来勘定这一新纪录诞生?环保考察团是否可以勘定气象极值?具体考察了哪些内容?如何下的结论?尚不得而知。
可以确定的是,气象极端性与破纪录极值的论证是极其严肃的,需要经过权威机构十分科学严谨的考证。目前,根据中国气象局反馈的信息,其并未接到“中国新冷极”的论证申请或申报。现阶段“中国最冷在漠河”的结论没有动摇。
现实中到底会不会出现超越漠河的低温呢?
是有可能的。极强的寒潮、晴好的天气环境,大气辐射冷却叠加寒潮降温,才有可能创造新的极冷纪录。新纪录的诞生一定是综合因素的叠加。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我国最强的4次寒潮分别是年11月26—29日、年2月20—23日、年11月29日—12月3日和年11月4—9日过程,可以看到,漠河年2月13日创下的“-52.3℃”与此四次寒潮过程均无关。
此外,新纪录诞生的前提条件还包括要有数据可比性,对观测仪器、位置等都有严格要求。假如某数据测量自地表,就与来自离地面1.5米高百叶箱的数据没有可比性。
以上,算是对“中国冷极”的一些科学求证和思考。也期待媒体和网民更加科学地认知“中国冷极”乃至更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纷繁的信息中,冷静观察、独立思考。
(作者为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本文高分辨率观测数据由黑龙江省气候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和根河市气象局协助提供)
延伸阅读——
透视WMO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调查:
每一个气象极值的评估,都必须严谨以待
一个气象纪录的诞生,究竟需要多严谨的核查?从世界气象组织(WMO)气候委员会(CCl)WMO世界极端天气气候档案(WMO.asu.edu/)的事件评估流程中,我们可以对此有一个大致的感受。
WMO世界极端天气气候档案评估委员会由来自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组成。这些科学家都具备一系列专业知识,特别是了解导致某一特定地点发生极端天气事件或世界范围内发生特殊气候现象的因素。
具体到某一次事件的评估,首先,报告员与来自潜在极端事件地区的一名评估委员会成员一起,编写一份事件报告,包括观测的确切地理位置、用于观测的设备类型(包括校准、维护和操作的具体情况)、事件的天气概况(区域天气)以及任何与观测有关的显著不寻常或独特的信息。
第二阶段,评估委员会将审查该报告,并就潜在极端事件的所有方面进行讨论,主要涉及:是否需要更多关于此事件的原始数据或文件,以确定事件的有效性(或无效性)?是否有这个时间、地点下与此极端事件相关联的其他数据或分析?对于测量极端事件所需的设备、校准、测量程序等,是否有需要额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