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们量了从漠河到南京的距离,公里。
漠河,号称“中国北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的最北端,与俄罗斯一线(国界线)之隔,在这里走路都得特别小心,步子迈大点都有可能一脚跨出国门。飞燕遥感根河北项目组成员第一次来到漠河古莲机场的时候,曾开过一个玩笑,对同行的小伙伴说:“恭喜你,找到北了!”
项目摄区在内蒙古根河市北部,与漠河市相邻,由于海拔高于漠河市,因此气温低于“中国北极”漠河,被称为“中国冷极”。用“中国北极”的机场,在“中国冷极”航摄作业,飞燕遥感的航摄精英们大概没有想到,在他们的职业生涯里面会有这么刺激的项目。
与这个项目体验特别类似的,还有青海五龙沟项目。一个在中国东北,一个在中国西北,同款刺激让飞燕遥感的航摄精英们哑然失笑,从来不知道挑战还能“买一送一”!
不精确到分钟都不好意思说项目赶
有多少人经历过这种场面?要下大雨了,粮食还晒了一地。
对飞燕遥感的航摄团队来说,这样焦急与激动并存的经历已经非常习以为常了。
根河北摄区,项目完成的截止时间是年10月31日,设备进场时间是8月16日,作业时间原本相当宽裕,但人算不如天算,光摄区气候就让作业时间打了对折。
根河市属寒温带湿润型森林气候,且具有大陆季风性气候的某些特征,即寒冷湿润,冬长夏短、春秋相连,结冻期在天以上,10月份就开始降雪,项目组实际可工作时间,只有1个月左右,就这么短的时间里,还要尽量考虑到云量、云高等因素。
青海五龙沟项目的作业时间更加魔幻!由于项目采用的是国王i飞机,是密封舱。飞机在空中启动内循环的时候,灰尘会落在飞机底部的玻璃上,遮挡相机镜头,影响航片质量。因此,在每一次起飞前,航摄员都需要把相机拆下来,擦拭一遍镜头再重新安装。为了不耽误作业时间,航摄员每次都抢在飞机开车前完成拆卸、擦拭、安装这一系列动作,中间的间隙只有15分钟。
每个航摄员都曾被天气扼住过喉咙
很多工作在执行的时候,受天气的影响其实并不大。
毕竟现在科技那么发达,很多原本受天气掣肘的行业,都有了相应的对策。但是对航摄员来说,天气不一定是最影响工作的因素,至少也是最无法忽视的一项因素。
根河北摄区在大兴安岭北段西坡,林区,水源多、植被比较茂盛,白天特别容易起云。8月中旬设备进场时,又恰逢摄区入秋,季节交替期间特别容易下雨,在项目组进场的前两周时间里,几乎每天都在下雨。
青海五龙沟测区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测区范围里面山脉比较多,而且今年青海雨水较多,有效航摄天气非常难得。更残酷的是,测区每天上午10:30左右就开始局部起云,11:00过后基本上就满天云彩遮天蔽日了。因此,航摄员只能抓住每个可航摄天的中午11:00之前。
在机场见缝插针的背后是可飞天利用的最大化
执行航空摄影测量任务,在哪个机场起飞降落很关键。
业务特别繁忙的民用机场,每天进进出出的航班太多,项目起飞计划协调受理起来就很困难。青海五龙沟测区用的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就是这样的情况。
8月初设备进场的时候,青海的旅游旺季恰好刚刚开始。在大量民航飞机的包围下,执行航空摄影测量任务的飞机,只能夹缝中求生存。飞行计划被受理最早也要到早上6:30,甚至在7:00以后,而测区10:30就开始起云,有效航摄时间只有4个小时左右。更艰难的是,同时有4家航测公司在这片区域里执行任务,有限的4个小时,要与另外3家合理分配。
上午10:25,五龙沟测区的云层已经小有而业务不多的民用机场,也没有让协调工作便利多少。
一方面,因为机场业务不多,所以每天的值班人员和现场安检人员数量就比较有限;另一方面,机场每天的上班时间,会根据当天的航班量灵活调整,不耽误第一架航班的起飞时间即可。
因此,在规模较小、业务不多的民用机场协调飞行计划,不仅困难,而且难度更大。
漠河古莲机场每天的上班时间是上午9:30,到下午4:30左右就要关闭,项目组只能在白天这个时间段里安排作业,和青海五龙沟项目一样,会面临起云的问题。根河北项目组为了最大程度利用好可飞天气,连续6天每天2架次连续作业,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下,如期完成项目。
从设备进场到项目完成,航摄团队要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极限挑战,即使是飞燕遥感这样有着17年航摄经验的资深团队,也在不断刷新纪录,挑战更多的不可能。也正是这样一次次扛下“急、难、重”任务的经历,为飞燕遥感积累下“高科技、高效率、高品质”的口碑。
未来,飞燕遥感还将继续“飞跃极限,燕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