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大兴安岭12月24日消息(记者马俊玮实习生孟天琪通讯员芦男)12月22日9时,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地区气温零下42℃,室外呵气成冰,海拉尔工务段根河探伤工区班长贾育新一行7人,手推探伤仪对铁路“问诊”,他们目不转睛紧盯波形图缓慢地行进,不放过任何一处钢轨“病害”。
海拉尔工务段探伤工手推探伤仪对铁路检查。哈尔滨铁路局供图
冬至以后,有中国“冷极”之称的根河市最低气温普遍达到零下40摄氏度,受极端低温影响,铁路钢轨内部拉力增大、韧性降低,重载列车碾压容易造成线路上钢轨、配件伤损甚至折断,在这个时期,做好钢轨探伤工作,是及时掌握设备状态,确保牙林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手段。
极寒天气中工作。哈尔滨铁路局供图
10时左右,探伤作业组行进到一处山岭上,“前面是坡道和曲线,大家放慢检查速度,加‘水’(这里指酒精,是探头的耦合剂),提高仪器灵敏度。”贾育新说。大坡道和曲线重合,是钢轨病害的多发地带,牙林铁上这种情况有很多,日常作业必须严格执行标准化,才能保证探伤质量,不漏探错探。
低温下,贾育新和工友们口中呼出的哈气在眼毛、帽子和围脖上凝结成白色的霜,脸颊被冷风吹的通红,一个个探伤工好似圣诞老人,但大家似乎忘了冷,只顾得埋头前行。
哈气在眼毛、帽子和围脖上凝结成霜。哈尔滨铁路局供图
“这轨底可能有问题。”贾育新发现仪器波形图异常后示意大家停下,“这么冷的天,任何一处异常都可能是威胁行车安全的隐患,不能大意。”说着,贾育新和工友周广友拿起随身携带的铁铲,快速清理掉钢轨附近的积雪和轨底的石砟,并跪坐在雪地上,从手套里抽出手,拿起反光镜对钢轨进行手工检查。零下40度的天,手指裸露在外一会就被冻僵,但贾育新仍旧反复对照核验,生怕埋下隐患。经测算,轨底划痕小于2毫米,钢轨能够继续使用,贾育新松了一口气,但在这处钢轨上做下了标记,以掌握划痕的发展动态。排除了这处钢轨异常,探伤工们继续迎着冷风前行。
15时许,贾育新和工友们在室外连续作业6小时后,登上汽车朝着家的方向进发,“今儿挺好,一切正常!”贾育新和工友们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