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走近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央广网
TUhjnbcbe - 2024/6/9 19:05:00
白点疯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鄂温克族是我国北方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在历史上曾被称为‘索伦’、‘通古斯’、‘使鹿部’等,年根据民族意愿,被称为‘鄂温克族’”。由于鄂温克族所处自然环境和生产实践方式的差异,鄂温克族又被分为农业鄂温克人、牧业鄂温克人、驯鹿鄂温克人。
  

“驯鹿鄂温克人”是指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所辖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鄂温克猎民,史称‘使鹿部’,或‘雅库特’;他们使用满——通古斯语族的鄂温克语敖鲁古雅方言,人口在年统计为人,是十分独特的群体”。
  

据史料记载,驯鹿鄂温克人的祖先在公元前年就居住在外贝加尔湖和贝加尔湖东北部尼布楚河上游的温多山林苔原高地,到了十八世纪,这部分驯鹿鄂温克人又顺着石勒喀河来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大兴安岭。
  

驯鹿鄂温克人世代生存的大兴安岭地处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这里冬季漫长而寒冷,最低气温可达零下50摄氏度以下,这里山高林密、林上林下资源丰富……在这样极其特殊的自然环境下,驯鹿鄂温克人依靠牧养驯鹿和传统狩猎业过着自给自足的山林生活。
  

驯鹿鄂温克人在千百年来的生产和生活中,用智慧创造了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其中不仅涵盖生产活动、服饰、饮食、居住等物质文化,同时还包括语言、丧葬、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

20世50年代以前,驯鹿鄂温克人仍然还完整的保存着他们独有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吃兽肉、穿兽皮、在大兴安岭密林中住着传统的“撮罗子”,以驯养驯鹿和传统狩猎业为生。
  

然而,随着大兴安岭的开发和现代文明的渗透,拥有着独特民族传统文化的驯鹿鄂温克人正面临无情的挑战。年轻一代的驯鹿鄂温克人更多的选择了山下的现代生活方式,他们逐渐遗忘了本民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化。目前,最后一代纯正血统的驯鹿鄂温克人正在不断减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驯鹿只剩余头,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驯鹿文化、狩猎文化、桦树皮文化、萨满文化正在逐步走向消亡。

驯鹿鄂温克部落最后一位老酋长——玛力亚·索老人曾说过,大兴安岭的山林中只要有部落的老者和驯鹿在,就会有古老的驯鹿文明存在。如今,山林中的驯鹿鄂温克老人已寥寥无几,世代牧养的驯鹿正在逐年减少,年轻一代的驯鹿鄂温克人更多的走出了山林,自然这一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成为了濒危文化。

作者历时三年,行程0余公里,拍摄大画幅黑白胶片近千张、数码照片近万张,记录了34位驯鹿鄂温克人的珍贵肖像,捕捉了数千个驯鹿鄂温克人的文化和生活场景,力图为驯鹿鄂温克人留下时代肖像。

《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王伟摄影作品

《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王伟摄影作品
  

《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王伟摄影作品
  

《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王伟摄影作品

《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王伟摄影作品
  

《安塔布生于年》(大画幅相机黑白胶片拍摄,古典湿版摄影术呈现)——王伟摄影作品
  

《玛尼生于年》(大画幅相机黑白胶片拍摄,古典湿版摄影术呈现)——王伟摄影作品
  

《玛力亚索生于年》(大画幅相机黑白胶片拍摄,古典湿版摄影术呈现)——王伟摄影作品
  

《布冬霞生于年》(大画幅相机黑白胶片拍摄,古典湿版摄影术呈现)——王伟摄影作品

《维佳生于年》(大画幅相机黑白胶片拍摄,古典湿版摄影术呈现)——王伟摄影作品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近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