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推进生态文明创建示范工作?其意义在哪里?效果如何?针对各地不同实际,如何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发展路径?
10月14日下午,在第五批生态文明创建示范专家媒体见面会上,来自生态环境部生态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的专家,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对生态文明创建示范区的举措、意义和成效进行深入解读,安徽省桐城市、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福建省武夷山市等地相关负责人分享了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经验做法。
多层次示范体系日益丰富
10月14日上午,在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生态文明论坛开幕式上,对个获得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49个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地区进行了授牌。“这些示范区和实践创新基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生态环境部生态司综合处处长蔡蕾表示。
蔡蕾分享了我国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发展过程、主要做法和取得成效。早在年开始,生态环境部就开始推动这项示范工作,在多年的发展阶段中不断升级,年,经中央批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工作在全国范围开展。
自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已命名个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在示范创建过程中,对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正向激励作用。”蔡蕾说,通过创建工作,在改善生产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转型、落实创新体制改革任务三个方面走在了前列。
“已命名的示范区和实践创新基地涵盖了山区、平原、林区、牧区、沿海、海岛等不同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定位的地区,多层次示范体系得到进一步丰富,提供了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曾贤刚表示,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对于实现“美丽中国”这一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探索“两山”理念转化新路径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理念,这个理念提出后,怎么才能实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中心主任、研究员张惠远表示,理念的实现就是要通过实践去体现和落实。通过几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创建,总结了一些模式,其中的经验和路径,具有正向激励意义和辐射效应。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大,生态文明创建示范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这条路可能还需要走相当长的距离,才能比较清晰地摸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张惠远建议,各地要立足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创建工作。
“当前我国‘两山’理念转化还面临诸多制约和困境,通过生态文明创建示范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可以加大探索创新力度。”曾贤刚表示,要将生态文明思想和各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因地制宜、活学活用、发挥特色、找准路子,进而总结出具有可推广、可复制的“两山”理念转化新路径和新模式。
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
通过生态文明创建示范,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许多“两山”转化实践样本。会议对安徽省桐城市、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福建省武夷山市创建示范经验进行交流,从中可以看出一条生态补偿、生态产业、生态修复、生态产品市场、绿色金融等多元化生态价值实现路径。
“我们关闭取缔了江豚保护区内码头3家,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和嬉子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禁养区,全面推进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安徽省桐城市常务副市长桂稳成介绍,近年来,桐城市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实施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工程,通过实施综合治理来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绿色转型。
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委书记王成石介绍,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创建中,该市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和民俗文化,把生态文化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通过“旅游+”“+旅游”等方式,推动林下产品加工、特色种植养殖、森林康养和寒地冰雪等重点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出了具有根河特色的“两山”理念转化道路。
“鸟的天堂”“蛇的王国”,福建省武夷山市委副书记、市长谢启龙用两个词语直观道出了武夷山的生物多样性。谢启龙说,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武夷山市开展了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此外,还发展了不少与生态资源相得益彰的产业,比如茶产业、文创产业、康养产业等。下一步,该市将致力于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让生态资源最大化发挥带动作用。
双柏生态立县绿色崛起
有了绿水青山,农民专业合作社办得风生水起。记者黄兴能摄
10月14日,在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生态文明论坛开幕式上,中国生态环境部对第五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代表进行了表彰授牌。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入选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入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深秋时节走进双柏县,目之所及皆是养眼的绿色,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地处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大门的双柏县,拥有77.56%的森林覆盖率和78.22%的林草覆盖率。近年来,双柏县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崛起”,以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目标,自觉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全过程,走出了一条“高颜值”生态环境和“高质量”经济发展互为促进、协同并进的绿色发展之路。
美丽双柏生态宜居
双柏县城查姆湖畔,桂子飘香,清澈的湖面波光粼粼。居民们茶余饭后在湖边散步,在查姆广场跳舞健身、休闲娱乐,构成了一幅生态宜居的幸福画卷。
近年来,双柏县以生态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扎实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通过组织实施国家、省、州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加快城乡绿化、美化步伐,对城区道路、公园、广场进行改造,开展“四治三改一拆一增”专项行动,全力提升了县城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通过全面推进乡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粪便等污染治理及河道整治,设立河湖长名,形成了县、乡、村全覆盖的三级河长四级监管的网格化巡查保洁体系,全面提升城乡生态人居环境质量。
双柏县相继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双柏县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双柏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和规章制度,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属地主体责任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强化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责任,形成环境保护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以过硬的举措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目前,双柏县城绿化覆盖率达42.85%,绿地率达39.6%。县域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和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全县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达%。年,在“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活动发布会上,双柏县凭借生态环境优越、空气质量好、负氧离子含量高、旅游资源丰富等优势,荣获年度“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生态双柏绿色发展
在双柏县爱尼山乡,“家家当药农、户户药材香”已是当地的一大发展特色。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双柏县积极推广“林药结合”发展的产业模式,种植中药材面积达17.8万亩,实现产值20.5亿元。
立足原有的林地资源,双柏县厚植生态底色,大力开展封山育林、义务植树造林,持续实施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工作,不断加强生态公益林补偿,全县森林面积、森林碳汇、森林覆盖率不断增长,生态修复进程不断加快,林种结构比例不断改善、林分质量得到大幅提高。
在保护中发展,双柏县的生态优势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益,林药、林果、林菌、林菜、林草、林花等林下经济蓬勃发展,绿色产业体系建设初显成效。立足生态优势,双柏县正在积极探索“生态+扶贫”“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康养”的绿色发展模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全县一批生态民宿经济实体异军突起,“白竹山茶”“妥甸酱油”“密架山猪”“邦三红糖”等一批绿色品牌做大做强,“阳光玫瑰”葡萄上榜云南省绿色食品“十大名品”,全县已拥有绿色食品57个、有机产品41个,无公害农产品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
双柏县持之以恒推广“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省率先建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和查姆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营造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六进”活动,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创建的良好风尚。目前,全县已有49家单位被命名为园林单位和园林小区,创建省级绿色学校5所、州级绿色学校16所、省级绿色社区2个,省级生态乡镇6个,84个村(社区)被命名为州级生态村。
“从年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至今,双柏县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举全县之力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双柏县县委书记李长平介绍,目前,双柏县初步形成了以绿色生态发展为主题、绿色生态经济为主流、绿色生态产业为主体、绿色企业为主力的绿色发展格局。“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双柏人民为之骄傲的‘幸福不动产’。”
南涧绿色引领创新发展
依托良好生态打造的无量药谷康养小镇。通讯员适志宏刘银珍摄
30多年前,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县城周边荒山秃岭,曾被戏称为“难见”。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的南涧,处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已实现了“从荒山秃岭到金山银山”的美丽嬗变,闯出了一条生态引领的贫困山区绿色发展之路。
痛定思痛封山育林
“20世纪80年代,南涧县城周边的山坡上基本见不到绿色。经历了年那场特大泥石流洪灾之后,痛定思痛,南涧开始以县城近山面山为主的绿化造林。特别是近10年来,大力推进‘森林南涧’建设,对.05万亩天然林资源实行划片管理,完成各类造林16万亩、泡核桃种植80万亩、义务植树万株、封山育林26.5万亩,种植茶叶12万亩,森林覆盖率从年的20%跃升至年的66.67%。”大理州生态环境局南涧分局局长张波介绍。
说起那场特大泥石流,已有近40年工龄的机关干部杨泽新记忆犹新:“一场暴雨之后,县城里两座大桥被冲垮,高压线全部冲断,白云村委会小里策村整村严重滑坡,整个县城都灌满了泥水。”杨泽新的家乡拥翠乡曾经也是一个生态脆弱的地方,当地民间流传着“乌鸦蹲在石头上”的谚语。“20世纪70年代,四周山上的树木都被砍光了,村里人喝水要到几公里外去挑。年以后,煤电替代柴火,南涧县在全国率先推出经济林木(果)权证抵押贷款,实现了‘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目标,生态越来越好。”
年,公郎镇新合村委会紫宜乐村村民周一龙经历了幼时的一场泥石流:“连续下了两三天的雨,那天半夜雨越下越大,父亲把我们全家9口人叫起来跑到山坡上,果然发生了泥石流,房子被冲到了河里。”年,村里又发生了一次泥石流之后,政府开始封山育林,周边生态越来越好。年,周一龙承包了茶场,在村里发展种植了亩茶园。“我们村就在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边缘,茶树‘放养’在荒野中,粗制茶销往北京、广东等地,销量很好。”年,周一龙牵头成立农民合作社,31户村民用0亩茶园入社,周一龙带领村民做自然生长状态下的茶,品质越来越好,价格逐年递增。目前,合作社正在建精制包装厂,即将推出自己的荒野森林茶品牌。
南涧跳菜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鲁朝金居住的宝华镇拥政村委会阿葩新村,背靠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过去也曾砍光了周围山坡的树林。“实施退耕还林20年来,林子已经密得钻不通,麂子、豹子、豪猪等野生动物也多起来了。”鲁朝金说。
城乡绿化宜居宜业
傍晚,73岁的南涧县石油公司退休老干部王绅来到南涧河边散步,他说:“我从部队转业到南涧县城工作生活已经35年了,南涧县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近几年来修建了涧河宋词长廊、涧南涧北公园,居住环境越来越好。”
“过去没有水源,县城后山砂石多,水保不住。虽然人背马驮地到山上种树,但年年种树年年难成活。年底,县里架通了乐秋河到后山的输水管网,现在,海拔米以下的山坡上已经长起了茂密的树林。”南涧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施洪生介绍,年至年间,县城“长大”了一倍。在美丽县城、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南涧县大力开展城乡绿化行动,县城建成区00亩建设用地被调整为永久基本农田,全县绿化率达90%以上,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
南涧镇南街社区红建队村民李志英说:“通过大面积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我们村的农田得到了保护,我们家也脱贫致富了,绿水青山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
南涧县突出绿色引领,坚持绿色发展,充分发挥“高山、净土、生态”资源秉赋,培植了“一片烟、一杯茶、一个核桃、一头牛、一只鸡、一棵药”“六个一”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同步发展以生猪、豌豆、花椒、树头菜为代表的“X”产业,年实现农业综合产值40.33亿元,获评“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13个。
西畴征服石漠再造绿洲
曾经的“三光”片区已披上绿装。本报记者张文峰摄
深秋,西畴大地葱茏毓秀,早已不复老照片中石漠化荒凉的景象。
昔日的嶙峋石漠,如今已是丰美绿洲。
这个曾被外国地质专家断言为“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山区面积高达99.9%、岩溶面积达75.4%,早已改天换地。石漠化地区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荒山披绿
树,最被江龙村人珍视。
“水土流失恶性循环”“唯一水源断流”“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这里无水可用,曾被外村人笑称“干江龙”。恶劣的生态环境一度让兴街镇江龙村人抬不起头来。
改变来自增绿复绿。江龙村的森林覆盖率由年前的32%提高到现在的80.4%。
走进江龙村,群众家的小庭院各具特色,房前屋后的橘子树与田地里、山坡上的树木连片成林,整个村庄被果园包围。汩汩复涌的清泉,浇灌着1多亩橘子林。
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江龙村的“逆袭”,正是整个西畴县坚持生态修复、走绿色发展之路的缩影。
面对石漠秃山的生存发展困境,年西畴县提出“30年绿化西畴大地”的战略目标,全民上阵植树种树、退耕还林。近年来,全面推行林长制改革,全面推进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绿”建设,全面实施“十年美化西畴大地”生态修复工程。
三十年久久为功,全县累计完成植树造林64万亩,实施封山育林87万亩,退耕还林(草)13.82万亩,年均实施公益林保护61.66万亩、天然林商品性停伐保护21.04万亩。
铺好绿色发展的底色,才有高质量发展的成色。西畴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全县森林覆盖率从年的25%提高到54.83%。
垒石成金
绿色发展,其背后是生态课题,更是发展课题。
“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只见石头不见土,玉米长在石窝窝,春种一大片,秋收一小箩。”一首久传的民谣,道出西畴人与石旮旯抗争的困境与愁苦。
面对山大石头多、人多耕地少、石漠化程度深、水土流失严重的生存发展困境,西畴人以“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精气神,探索出了“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入户建池子、村庄移位子”的“六子登科”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实现了从石漠遍布到喀斯特绿洲的美丽蝶变。
登上“三光”片区观景台,只见一片片茂密的猕猴桃林果繁叶茂,一排排整齐的石埂如带如丝。
石块垒出的“石漠梯田”已成为西畴的一大景观。西畴县对山脚坡度小于25度,有改造条件的缓坡地和石旮旯地,大力实施“坡改梯”和土地整理项目,营造生物埂、修建灌溉渠、拦砂坝等设施,建成“保土、保水、保肥”三保台地,有效遏制了石漠化蔓延趋势,确保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增加。以“三光”片区多依坪村村民夏应书家为例,家里原本的20亩石旮旯地摇身一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台地,土地面积增加到44亩。
目前,全县已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42.64万亩次,新增耕地1.64万亩,人均耕地从0.78亩增加到1.2亩,成功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累计治理小流域面积.82平方公里,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
绿色版图
石漠上走出来的西畴人,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有着特别深切的感悟和共鸣。
“要想持续增收,除了卖果子还要想方设法‘卖风景’。”兴街镇江龙村备受尊敬的致富带头人刘超仁老人说,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严禁开荒种田,不再上山砍树,村民放下柴刀“种”风景。江龙村进行庭园改造,家家户户配上了凉亭桌凳、园林假山。他相信,有了好风景,不愁“好钱景”。
在莲花塘乡香坪山村民梁光全看来,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不用再外出打工,能照顾好家里老少,仰仗的是香坪山密密匝匝的原始森林。“把家里的20亩八角林养护好,日子就有盼头。”梁光全说。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西畴县践行“两山论”,结合区域自身生态功能地位,突出规划,强化项目聚合力,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提出“养好一只鸡”“栽好一山药”“种好一园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发展旅游观光,彻底告别了“玉米长在石窝窝,春种一大片,秋收一小箩”的历史。
如今,从点染到铺展,生态之“绿”,产业之“绿”,在石旮旯里,由点成线、由线到面,西畴绿色版图正不断拓展。
云南网记者张雁群王琼梅张文峰吕瑾秦蒙琳通讯员周应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