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视频节目前两天已经上线了,还没看过节目的朋友可以点这里:
上集:「去野」28-内蒙古:一路向北(上集)-探秘中国最大军事要塞
下集:「去野」28-黑龙江:一路向北(下集)-穿越大兴安岭奔向中国北极
10:25这次我们一路向北之旅并没有轨迹路线,在下文中我会在我们途经的地点给大家提供高德导航信息。
大家好,年的第一篇图文,先祝大家新年快乐!时隔一年,洪队和乐乐又来到了阿尔山,阿尔山机场冬天格外冷清,大晚上来机场接洪队和摄影老师。我跟梁哥还有摄影师皙闻已经提前从北京开车来了,大老师是明天早上的飞机,然后明天一早就开始我们这次的行程。
清晨和傍晚的阿尔山火车站真的是特别好看,火车站不大,是伪满时期修建的,至今火车站还在使用。非常好看的日式建筑,右下角这个半圆形尖顶其实是个碉堡,现在已经把射击孔堵住了。阿尔山是我们这次的起点,简单说下我们这回的路线:阿尔山—额尔古纳—恩和—根河—布苏里军事要塞—满归—漠河北极村-北红村
第二天一早准备出发,洪队特意托运了儿童座椅,外面零下17度,上回见乐乐还是夏天去野三坡的时候,印象特别深刻,刚来公司的第一天就把公司的飞机炸了这回来东北乐乐也不嫌冷,男孩嘛就得多出去走走。
我们去野已经去过了祖国的最东,这回去中国最北,我们也找找北。很好奇什么时候去中国最西和最南、今天的目的地是额尔古纳,一路的国道,全程铺装路面。景色也是大草原和林场,今天天气不太好,没有太阳,而且还一直刮大风,天气预报说明天下雪,还好梁哥在出发前已经更换雪地胎了,所以放心走。另外说一下,这期节目并没有轨迹路线,全程都可以导航到达。
高德地图导航搜索:额尔古纳市。
晚上刚到额尔古纳市区就飘起了雪花,这个城市夜景装扮的非常漂亮,非常的俄罗斯风格。额尔古纳旁边还有一条额尔古纳河,蒙语里是捧呈、敬献的意思。如果是大家时间充裕可以在附近好好逛一逛,附近的历史故事还是很丰富的我们今天从阿尔山开了一天车,现在已经是晚上十点了,今天早点休息,明天准备去看俄罗斯大妈!
乐乐昨天有点感冒,所以早上也就没出发太早,这也是拍亲子去野最大的好处——不用一大早起床早上酒店附近吃碗拉面,然后沿省道出发去恩和。恩和这个小乡镇已经算是边境了,梁哥来之前说:我带你们去看说着东北话的俄罗斯大妈们!结果到了之后吧......冬天就不建议大家来了。
高德地图导航搜索: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
车一进村子,都没有行人,路上之后零星的几头牛,只有几个小房子冒着烟在生火取暖。开车把每个街道都看了一遍,开门的小商店小客栈一共也不超过十家。简直就是个空村子,被梁哥忽悠了。大老师一看这地方冬天也没意思,跟梁哥玩秋千去了……要不是这个秋千承重不好,我肯定就撺掇梁哥跟大老师挤在一起荡秋千了,那画面多温馨多浪漫是吧。
所有的小木屋里全都是空房子,冬天这里只有放马的牧民和少数长期居住的居民,根本没有任何玩的。所以来恩和体验俄罗斯风情还是得夏天来,目前这里还保持着有30%俄罗斯族人,夏天来吃吃大列巴喝着自制格瓦斯,听着俄罗斯族大妈说东北话。既然没有玩的也没有景点,也没有几家可以吃饭住宿的地方,那我们决定今天开到根河,明天去军事基地
高德地图导航搜索:根河市
晚上八点,我们到了根河,换了雪地胎路面有积雪走着也还不错,没有出现打滑车轮空转的情况。梁哥下车去办入住,结果被流浪狗吸走了,而且不管走到哪梁哥肯定是最招动物的。这零下三十度的晚上,这些流浪猫流浪狗也是够受的了。bili哥!要不你给抱你们屋去吧。
今晚改善伙食!吃火锅!跟梁哥出门三天,前三天吃了三天面,各种拉面刀削面饺子包子,不过没吃自热饭已经很不错了。吃火锅怎能不吃火锅伴侣,只是这个脆皮桶太小了,不然我能打出好几层的冰淇淋。
昨晚东北降温,天气预报显示昨晚零下40度,还好我们把两台标致和后勤车都停在了暖库,第二天早上出发就不会打不着车了。今天得走一天的省道,东北路政除雪还算挺及时的,一路上只在光照面的上下坡遇到了道路结冰,东北这里的车辆几乎都换了雪地胎,所以一路都挺顺利的。
走了能有三四个小时的林区省路,突然路边就出现了一个景区大门,我身后其实就是年代建的布苏里火车站,现在这个火车站已经没有客运和货运业务了,只当作列车停靠站使用,然后旁边还有一个道岔是可以直接通到军事基地里面的,当年也就是通过铁路运输的油料补给和战备物资还有三个团的兵力,所以当时这其实是一条战备铁路,只不过现在是一条客运货运铁路,前几天的新闻里还提到过经过这里的一列雪国火车,我们上午走了一路就是在这条铁路左右穿行。
布苏里在鄂伦春语里是“森林茂密”的意思。军事基地所在的山叫嘎仙,所以以前这里叫嘎仙沟军事基地。历史背景在正片中韩老师和讲解员已经讲过了,那我就给大家补充一下没讲的东西。先介绍一下背景,基地是在深挖洞广积粮的年代建造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中苏关系恶化的交战。整体是属于沈阳军区的后勤补给基地,有各种油料库,军备物资库,具体的咱们看下面的照片慢慢聊。
高德地图导航搜索:布苏里北疆军事文化旅游区
向导首先带我们开到了当时中国最大的战备储油库,整个山体都掏空了,上下一共三层,大大小小七个油罐。我们看到的出入洞口有两个,都非常隐蔽,而且出入口肯定不止两个,如果没有指引第一次进去肯定会走晕。
油料库里通道都是全程有被覆,级别肯定是当时最高的,有独立的洗消部,独立的通风换气供电系统。年当时国家花了27亿,历经30多年后,在年解密后交给地方,建造时期其实是跟北京北部的基地一个性质。
防水防火防弹的大门。相对于外面零下三十度,洞里面冬天也不算冷,但肯定是零下,因为洞内有冰柱。反正我是走了一身汗,夏天这里面应该挺凉快的。当时最繁忙的时候有两个工程团,一个汽车团,一个守备团,还有很多民兵营,军列火车也是天天有。
洞内随处可见的这种复古灯,昏暗的通道里空无一人,想想当时这里可是有两个团的工程兵日日夜夜炸出的山洞,那个年代没有大型器械,只能是民兵一点一点把渣土运出洞。
韩老师他们走的匆忙,所以我能在队尾好好拍些照片,探寻一下当年的痕迹。结果我仔细一看,这个分线盒比我大了10岁!沈阳第三防爆电器厂88年生产,然而至今东三省还有很多这种军工产业工厂。
这个大管子并不是输油管道,而是油库的通风系统,不然各种油料的气味可能会在洞内无法散发出去,就更加危险了。进了洞口往里大概走了五十米,才能看到第一个储油罐。
这些油罐是两个连的女兵,在冰冷又不见天日的条件下,用整整三年的时间焊接而成。为什么用女兵?这是由于山洞狭窄,还要保证储油管道最大安全储油,所以选用女兵焊接。
小油罐是立方米的,一个洞室里有三或四个,分别放汽油和严寒稠式机油,并没有酱油和花生油……立方米等于10万升油,所以这里的一个立方大油罐或者一组小油罐其实已经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大加油站的储油量了。可想而之这里为什么称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后勤战备油库了吧。
大老师和梁哥走的快,洪队在后面带着乐乐开启了讲解模式。小朋友多了解些也是挺好的,学校历史老师肯定不会讲这些好玩还不为人知的故事,学校里的课本好像也就是讲到新中国成立,但其实过去的每一天都是历史,发生的每件事都值得尊重,更不能像某国家课本里随意篡改历史事实!
这是这个油库最大的一个油罐,我们在门口仔细看了一下标牌,上面写着70号汽油,年入库,油料产自大庆炼油厂。我也特意查了一下中国油料的历史:70年代中国开始使用70号汽油,当时基地应该还在建设中或者刚刚建好,具体时间已经无法考证了。当时年代的汽油机压缩比还很低,在发动机制造工艺和燃油加工能力还没有那么高的年代,使用70号汽油也是属于正常水平,并没有什么军队特供油品。甚至到了90年代末有的军队还在使用70号汽油,直到年之后,才彻底不使用70号汽油。而年基地才彻底不使用,所以油罐里还储存的是70号汽油。只不过现在大罐子里已经没有油料了,估计也就剩下点油渣了(问遍了公司所有人都对70号汽油没印象,所以如果资料有误还请各位老司机们指教)
我们大部队上到油库的二层,因为路不好走,所以洪队带着乐乐从另外一个出口走出去了。我垫后的时候在通道边上发现了一个架子,我乍一看还以为是衣架呢,然后一看还有一个指针,再凑近仔细看发现是个湿度计,顺手就拿相机拍了一张,回来之后我就想了一下,如果说洞内需要测湿度温度的话,那就说明这个油库可能还会有调节洞内湿度温度环境的设备,干燥器除湿器之类的。
看看油库内多狭窄,油罐距离墙面也就一米,韩老师要是再胖点估计就走不了了,摄影老师拿着最轻便的DV通过就费劲,何况我还傻呵呵的拿了个独脚架和……最后独脚架的一根支撑腿撞防爆门边上牺牲了所以知道当时为什么建造的时候要用女兵了吧,身材小,通过性强!要是张大鑫或者二师兄就果断放弃这条路吧大鑫鑫和师兄莫名躺枪油库最上边这层是检修层,就是这几个油罐的顶部平台,这部分是不对游客开放的,因为楼梯比较陡,而且通道岔路也多,我们出来的洞口非常隐蔽,正片航拍的画面可以看到,只不过天气太冷,飞机云台防抖冻坏了,画面效果不是很好,给大家跪了!
出来之后向导带我们来了窑洞指挥部和宿舍。其实这里并不是主要的宿舍区,更像是警备团或者通讯兵的单独宿舍。而大部队的宿舍是在一进基地大门附近和火车站附近。如果有了解布苏里基地的朋友也可以在下面评论里好好聊聊。
指挥部里有各种的沙盘、地图。旁边的几间屋子里还有军械室、弹药室、被服室等等,虽然都标注了没间屋子的作用,但是这些屋子当时具体是什么作用现在也不确定了。
身为95后,反正我只在电影电视剧里见过这种接线台和电报机,我有印象的时候已经是诺基亚摩托罗拉时代了。
布苏里的全貌图:
左下的这一片房子是基地大门入口,有礼堂、食堂、宿舍之类的;
左上方的那个山头,就是摄影老师正在拍的山包,就是我们没有进去的导弹库和装备库;
右下方的几个蓝色的房子是当时基地里的火车站,每天接送军列和油料,向导说现在火车站基本看不出当时的模样了,就剩下个铁轨,右上方的隐蔽的小山包,就是梁哥手底下的树林,就是我们去的油料库。
今天一天的参观也就结束了,这里目前已经被开发成纯正的景区了,不涉及泄密之类的,跟着向导走别去危险的地方就行。
如果你是军事迷的话还是推荐来这里转转的。
昨天去了布苏里,早上又回到了根河,然后第二天来一位鄂温克族网友家看驯鹿,对,就是圣诞老人的座驾,只不过圣诞老人的鹿是芬兰牌照。
不看不知道,驯鹿是真的可爱,驯鹿本身是很温和的,但是只要有吃的,就肯定会凑上来。鄂温克族是跟驯鹿一起搬迁的,鹿迁徙到哪,民族就走到哪。目前中国的驯鹿基本都是属于半家养的,投喂的食物是豆饼。
驯鹿其实是每年都会长新的鹿角的,也会自然脱落,只不过鹿在发情打架的时候会用角攻击,所以人们才会把鹿角锯掉。要是大家有机会,可以摸摸驯鹿身上的毛,没准驯鹿还会舔你一口。但是会不会遇到正片里大老师被鹿角捅屁股的情况我就不知道了各位小心吧。
上午看完驯鹿,下午去中国冷极。这里曾经监测到了-58度的最低气温,创造了中国境内最低温,而且是真的冷,汽车水温上不去,无人机电池眼睁睁的看着往下掉电量。出门两分钟解冻两小时!
路过冷极村正好吃个午饭,饺子还没煮好,梁哥发现了一个好玩的,然后就跟洪队装扮上了,大红大绿的……韩老师的表情亮了:我的两个队友呢?!我不认识他俩!
高德地图导航搜索:冷极村。
从冷极村出来就已经三点半了,四点半就天黑了,开了三个小时,到了满归镇。小镇子不大,晚上更是空无一人,实在是太冷了。找个有暖库的旅店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洪队拿着他的保温杯敲门:志鑫!出来拍照啦。洪队,下回我感觉保温杯里可以泡点枸杞、铁观音、胖大海之类的。
高德地图导航搜索:满归镇。
今天的行程是从满归镇继续向北出发,途径漠河城区补给加油,然后去往北极村和北红村。说到了加油,大家走这趟线遇到加油站就要加油,因为本身加油站就很少,而且有时候会遇到加油站不营业,那就尴尬了。从漠河到北极村的路就特别好走了,双向四车道。只不过我到了之后才知道,北极村是要买票的……嗯,我进个村子看看居然还要买票?!而且村子里好像除了住宿和商店啥也没有。
高德地图导航搜索:北极村旅游风景区。
北极村广场上有几个冰雕和雪屋,也没看见几个人,附近有个北极点,但是并不是中国最北点,这个北极点应该是北极村的最北点。那中国最北点到底什么样呢,明天我带您去看。
我跟皙闻去拍镜头了,然后听见手台里叫我。我过来一看,乐乐咋哭了洪队还在哄乐乐。原来是大老师和梁叔叔给乐乐堆了个小雪人,然后乐乐不舍得跟雪人分开了,不想把雪人自己扔在这里。洪队哄乐乐说,一会让摄影叔叔给你拍张雪人的照片,视频照片都拍,你回家还能看到你的小雪人。
乐乐!这是你的小雪人!他还在这呢(不过我都已经成摄影叔叔了,嗯,我不开心了)
从北极村出来已经天黑了,离北红村还有一个半小时车程,到了之后买了点烟花,就当是杀青戏了!
高德地图导航搜索:北红村。
刚才还哭鼻子的乐乐现在也开心了,不过自从北京禁放烟花爆竹之后,我已经好几年没看过烟花了。
北红村的晚上是真冷,出门之后必须保持活动状态,不然马上就冻僵。一大早梁哥预约了两个马车,体验一下两个大男人在一个被窝里。
刚好今天黑龙江上有冬捕的渔民,我们也来看看,一头撒网另外一头收网。看看今天又有啥收获。
结果捕上来的都是小鱼,也就能有七八厘米长的小鱼,从冰窟窿一拽上来就被冻住了。问了渔民,他们现在很少撒大网捞鱼,大部分都是这种小网,捕些小鱼回家吃。
刚才掉地上一个小鱼,粘在的地上,一拿起来鱼头被拽没了,鱼已经被冻成鱼干了,梁哥本来打算尝一下小鱼刺身,然后怕把舌头粘上就放弃这个念头了。
冰河上还有玩滑梯的,油腻三兄弟玩了好几圈,回来之后冻的都僵了。
冰冷刺骨的小风往脸上砸,还是洪队有经验,又带帽子又带围巾的,只露出眼睛是最明智的选择。
而且在外面待时间长了,呼出的空气会在帽子和眉毛睫毛上冻成冰。然后你闭眼呼吸三十秒之后会发现眼睛睁不开了……
吃也吃了玩也玩了,这回图文也到了最后一张照片。为了拍中国最北点又进了一次景区,而且每人一百六的价格只看中国最北好像有点不值……而且还有好几个零下三十多度在这牌子前拍裸照的游客…嗯,我就不评论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