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订阅号“北京汉服协会(筹)”
3年·1人
51张合影
从汉服复兴开始那天,同袍心中一直有个心结:每次民族团结大合影时候,汉服总是缺席的!近几年,大团结合影中,逐渐出现了汉服的身影,令人欣喜。而下面这样的民族合影,则更为难得——
冯咨翔,一位今年19岁的小伙儿,从16岁开始,用3年时间,走遍我国大江南北,与少数民族同胞拍下了51张合影。在每张照片里,小冯都穿着汉服,而对方也穿着自己的民族传统服饰。
合影地标示意图
年到来的第二天,他在微博
会FLY的阡陌客发布了关于这段经历的纪录片。
汉北现任会长采娈在转发时候是这样说的:
起
●
源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记不清是年还是年的一个要求正装出席的晚会上,小冯看到了两个身穿和服的姑娘,一套粉色,一套宝蓝色。
那是他第一次亲眼看到了,汉字文化圈的传统服饰。
而小冯心中也生出这样一个愿望,用自己的行为,让这个社会了解到中华民族的本土服饰,包括汉服。
行
●
者
关山虽胜路难堪才上征鞍久解骖
刚开始出发,就有好几拨人,又带着钱又带着人,想跟着投这个项目。小冯却把他们全都拒绝掉了。放弃了真金白银的赞助、放弃了声名显赫的机会,小冯自己却并不后悔。“我做这个项目绝对不是为了挣快钱,而是想要推动社会的进步!”
这段路显得分外独孤,小冯也曾试图邀请过很多人来一起,却未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不得不独自一人将所有的照片全部搜集完成。
你可以想象得到,很多民族居住的地方非常偏远,都是乡镇一级的地方,路况不好,自然条件也很差。
这样的条件只能轻装简行,能够选择的设备非常少。为了保持这些照片的一致性,小冯没有换其他的汉服,也没有换过摄影设备,一台gopro4完成了全部拍摄任务,而成像效果,自然是比不上摄影家们手中的炮筒的。
同时,在拍摄过程中,合影的大多数地点开放程度并不是很高,为了在老乡开始感到不适之前完成拍摄,沟通、构图和摄影的时间,其实非常短。
而拍摄后,也没有做任何后期,并不像旅拍照那样惊艳,甚至有点粗糙。这正是小冯希望传递给同他一样的年轻人的,中国土地上真实的样貌。
当他来到蒙古草原时,此时正值隆冬,四周白雪皑皑,对于一个南方长大的孩子来说,天气着实寒冷。但蒙古族兄弟的热情好客,让这片天寒地冻的世界,有了暖意融融。摆起酒席,唱起悠扬的歌。两个民族的文化,在友好的氛围中得以交流。而在暖和的帐篷外,寒风中,敖包上旗帜猎猎。
未
●
来
约君切勿负初心天上人间均一是
“我个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是慎终追远;对慎终追远的理解是传承;对传承的理解是我们永不停息,在现有的条件下做出突破。”小冯这样说。
小冯的目标就是希望,全中国所有民族的小姑娘们,不管是哪个民族,不管身材好坏,都能有一套,属于自己民族,甚至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
在年年初,小冯创建了一家企业,一家社会性企业,一家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的企业。“如果哪天我没做到这个要求,改变了现阶段的初心,特别希望大家保留这段视频,尽情的来打我的脸。”敢于将flag高高立起,源于自己坚定不移的信念。
汉北娘看到这个视频也非常震撼,
同时,一连串的问题也在心中产生,
于是便第一时间找到了小冯,
随后有了下面这段问答——
问
Q1今年19岁,走了3年,真的从16岁就开始的么?感觉大部分青少年16岁还不会这样闯荡。你资金来源是什么?
答
念头是从15岁时候开始的,真正落地是16岁,严格意义上没有3年那么久,中间回美国休息了半年,自己也贪玩,所以其实真正花在这件事上的时间在1年左右。绝大多数的资金来源是靠父母,前期有拉过赞助,但是赞助商老爱干预我的想法,后来就拒绝所有人的投资了。
这3年我没有特别发愁过资金的事情,但也仅限于特别二字。我花的很省,3年来住的基本都是青年旅舍,30块、40块一晚,几个人住一间小屋,很热闹,也很有意思,天南地北囊中羞涩但想看看这个世界模样的年轻人聚集到一齐畅谈人生。
问
Q2认同汉服并投身推广的同袍非常多,形式也很多样。你是怎么想到这种方式的?
答
我的本意,我真正做的事其实不是推广汉服。而是从一个物质条件还算不错的年轻的,普通爱好者的角度,相对深入的,最大程度的亲身感知中国本土文化在3种不同区域内的不同应用场景,以及成因。通过亲身感知中国本土文化在不同范围的差异能够让我从普通爱好者,或者普通消费者的角度看待中国本土文化在21世纪的发展方向。
经济优越
传统文化保留较好
珠三角,
长三角地区
云贵川,
*,西藏
华北地区
—
传统文化保留一般
经济落后
我做的事情其实不是合照,关于对于社会进步的推动。我自己的能力有限,所以基本没推动啥,但是最直观的,或者说我最想要的效果就是引起社会各界对于中国本土服饰系统的